为进一步贯彻忻教函[2014]29号文件精神,确实加强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学校防灾抗灾和师生自救自护能力。我校决定于5月10日至16日在学校广泛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二、活动主题
城镇化与减灾
三、活动时间
2014年5月12日为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确定5月12日至18日为我校防灾减灾宣传周。
四、活动内容
1.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1)在校门口、橱窗悬挂张贴相关内容的横幅、标语、口号等,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2)出1至2期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防灾减灾专栏、板报、黑板报等,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
有关法律法规。
(3)通过发放告家长书,联合家长、社会力量,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2.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措施、方法步骤等,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2)利用国旗下讲话,由校领导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动员。
(3)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3.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在抓好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各校要针对防震、防火、交通、溺水、拥挤踩踏、突发公共事件和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雷击、地震等气象和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的规律与特点,开展一次以上全校性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
4.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活动期间,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五、活动要求
1.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策划,周密计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顺利开展。
2.要强化责任,严密组织,防止图形式、走过场,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
3.要广泛发动,加强联系,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校防灾减灾工作。
2014年5月11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