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
忻州市实验小学 王丽莉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关注点逐渐从热热闹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实在在的本质时,我们更应该以一种冷静的眼光来审视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评价重心也逐渐从丰富多彩的环节转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上来.在教学实践中,我校针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也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 课前充分准备
所谓“几番心血一堂课”,形象的说明了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的重要性。教师要自觉地,全身心地钻研教材,教法,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认真地,创造性地备课,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造和运用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下真功夫备好每一节课,下大功夫深刻反思教学行为和过程。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前备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备教材,备学生
教学目标是备课首要明确的问题,毕竟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形式,起着导向作用。 认真钻研教材,是教学目标确定的首要依据: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以《新课标》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明确所教的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结合教学实际,认真钻研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
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学目标确定的必要依据: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必须的条件,学生到底掌握了哪些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多少学生没有掌握?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学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去教?哪些地方可以作为学生的亮点出现?只有对学生有了相当准确、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 加强对近期教学的回顾反思
作为教师,我们从事教学时有很多的闪光点,也有很多的遗憾,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前,我们可以回顾近期的教学情况,通过“教学反思”中的记载,回忆过去教学中的成与败。将平时教学中的成功方法尽量迁移到今天的教学中,同时,对自己原有的缺点与不足也要想一想在今天的教学中如何来弥补,修正。
例如:第六册教材《一位数除法笔算》与第七册教材《两位数除法笔算》教学内容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在教学开始前,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我决定利用旧知迁移的方法开展新知识的教学。教学第六册时,对于“商、除、减、比、落”五字口诀,学生运用的比较熟练,效果非常好,因此教学第七册新知识时我继续采用,而第六册教学时我忽略了“竖式计算后要向横式汇报”,学生计算后经常有横式不写得数的现象,那么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时我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有些课创设的问题情境复杂、牵强附会,学生不能捕捉有效的信息,致使课堂教学流程舒缓有余而紧凑不足,教学效果不高。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那么,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1、问题要有现实性——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儿童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问题必须是真实的或者能够想象的,这样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实的问题”是指必须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
2、问题要有思考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
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思考。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有思考性,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
3、问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并形成数学思考的能力。因而,问题的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一方面,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数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抓住其核心和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知识的“原型”问题,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4、问题要有挑战性——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
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把自己当作或者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5、问题要有趣味性—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的发展。问题情境的呈现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适当的选择: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任务感兴趣。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从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有趣现象引出问题;从情节生动的童话和故事情节引出问题;从游戏活动中引出问题;从直观演示或实际操作引出问题;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出问题;从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出问题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要在课堂有效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的组织尤其重要。具体做法是:
1.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
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起源于新颖的问题、情境或材料,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仿真性的探究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一些相对复杂而灵活的挑战性问题来学习。
2.灵活采用探究的形式。
探究形式通常有学生个人独立探究、学生临时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共同探究、既定的小组合作探究和大班集体探究等。课堂上,可根据不同的探究需要,采用一种形式,也可以几种方式交叉,使探究活动更加深入充分。
3.热情地参与学生的探究。
教师的参与是对学生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教师的热情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探究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4.促进学生在探究中的互动与交流。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做的首先是促进学生学习小组内部的交流与互动。其次,教师还应鼓励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之间对话,并为这种交往、交流提供条件。此外,教师还要组织好全班学生的交流,使全体学生在演示与观察、表达与倾听、质疑与争论、反驳与支持中得到多方面的收获。
5.宽容与欣赏学生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探究活动适当的评价,并利用评价来有效地组织探究学习。
四、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却把它演绎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成了形式和走过场的“合坐”。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
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至少应注意:①、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②、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③、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五、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首先,评价的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其次,教师应锤炼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具体做到:(1)准确不能模糊。教学中准确语言能给学生以提醒和纠正,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2)生动还要丰富。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如沐春雨,促进思维发展。(3)严谨不失幽默。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打破课堂内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4)中听更要中用。《新课标》指出“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光对学生说:“你说得真好”、“你说得真棒”之类的评价语,更要从思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5)独特不乏创新。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学生,评价的语言也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果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
六、课后回顾并反思
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极为重要。反思的目的在于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舒服,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
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往往还有很多学生工作要做,忙碌中会忽略对教学的反思,因此,教学活动结束时,要养成反思习惯;对教学中的生成及时进行反思并记录。此时的记录不必长篇大论,只需将自己教学中的得失简单做上标记,待有空余时间再回味。
例如:第七册教材“解决问题”。
大车限乘55人,租金500元/辆;小车限乘45人,租金450元/辆。现有150人要乘车去参观,怎样租车比较省钱?
学生想法是比较平均每人的花钱数,就可以确定租车方案。
500÷55=9(元)……5(元),
450÷45=10(元),
因为9元<10元,所以应该尽量租大车。
150÷55=2(辆)……40(人)。
接下来,学生通过车辆限乘人数与40人乘车每车剩余人数比较,发现再租一辆小车合算。此时,班里有一位学生想到:再用每辆车的租金除以40人,比较平均每人钱数的方法,决定租小车。这个想法在我的备课中没有考虑到,当时我对该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肯定和表扬。下课后,立刻用笔进行了简单记录,这成为了今后教学的补充范例。
反思意识强的教师会经常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使自己不断完善。如果我们能在教学后立刻进行有关反思,坚持一段时间后,反思习惯也就会慢慢养成。
总之,教师教学实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有意识地,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期望与效果分析,不断改进教学,必能提高教学实效。我们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探索。